新时代扎根在基层,新作为建功在基层,新气象精彩在基层。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宜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起步之年。狗年新春将至,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到工厂、下田头、进街道、走社区,着力发掘基层改革发展新创举,真切感受百姓生产生活新变化,生动描述美丽宜昌建设新成就,真实反映基层群众心声与期盼。本报今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陆续刊发记者发回的报道,以飨读者。
接水管、开阀、拔水管……这一连串看似简单的动作,宜昌东站的给水员周祖恩和他的同事每天要重复几十上百遍。
2月1日,记者在宜昌东站的铁轨旁见到了这群为列车“解渴”的给水员。
“列车上用的水全靠我们加。” 周祖恩一边和记者说着,一边将长长的给水管插到列车车厢上,为车厢加水。宜昌东站的给水员一共有27人,分成3班,每班工作8个小时。
为了节约时间,周祖恩等人一直守候在铁轨间一米多的过道上,等列车一进站,他们便不停地来回奔跑,争分夺秒地为车厢加水。
周祖恩给列车加水的动作很快,而拔水管时,一不小心水就容易溅到身上。“没办法,有的列车只停几分钟,为了抢时间,常常溅得一身都是水。动作太慢的话,有的车厢就加不了水,乘客就没水用了。”
宜昌东站春运期间固定旅客列车和临客一共有110多对,全靠周祖恩和其他26名给水员加水。当班期间,每个人来回的距离有十几公里。
“为了旅客,我们辛苦点也是值得的!”周祖恩笑着说,“今天是春运第一天,进站列车还不算多,等过几天才忙咧!”
正说着,又有一趟列车进站了,周祖恩一边提醒记者小心,一边小跑着上前给列车加水去了。
(责任编辑 陈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