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

本网讯 通讯员侯钟凌 10月17日,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展由文化部非遗司担任支持单位,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厅、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武汉市文化局及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

本届大展主题为“长江文明 非遗风采”,以长江流域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主,分设青藏、云贵、巴蜀、荆湘、武汉、闽粤、赣皖、吴越、沪上等9大区域展区,特设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中医药、传统手工艺、湖北非遗研培成果等5大专题展区,举办织绣、剪纸、漆艺等3项传统技艺竞技活动,在武昌区、江汉区、汉阳区、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等21个分会场举办80余项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

展览期间,我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1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工作人员前往参观学习取经。在认真参观学习、与传承人交流互动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大展有五个特点:一是展览规格高、项目多、规模大,汇聚了长江流域15个省市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约500项,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约1000名,非遗作品约20000件。长江文明涉及的区域之广,民族人口之多,文化遗产数量之丰、密度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二是能工巧匠们技艺高超、匠心独运,成都漆器的大气华美,羌族刺绣的时尚暖心,南京云锦的细腻优雅,木雕、竹雕、铜雕的栩栩如生,端砚、贡砚、澄泥砚的文雅沉静,普洱、龙井、黄酒的齿颊留香……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回味无穷,是匠人们的匠心和巧手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希望。三是大师就是自家邻居,教授就是老朋友,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大学教授和非遗专家现场开展非遗互动课堂,现场举办传统技艺现场竞技,体现了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参与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动。四是运用传统的、现代的多种多样非遗体验及移动交互方式,传递非遗的魅力和温暖,弹奏独弦琴,亲手剪纸、刺绣、雕刻,全民换装秀,美食大召唤,互动神秘印章,互动讲座,非遗长江网公众号,传承人微信关注,移动支付等,激发青少年和普通民众的非遗认知、参与和保护意识。五是吃穿住行、赏乐玩购,展览形式活泼多样,活色生香,让我们认识到非遗并非远去的历史背影,而是我们每天鲜活的生活方式、民族标识和精神价值,传承是其生命,利用促进发展。

本届大展充分体现了“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宗旨,也给我市非遗保护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启示,那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推进非遗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建设魅力安陆,是一条非常有效、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