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胖墩” | 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肥胖吗?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也是一种营养失衡,是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均衡状态而形成的,不仅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生理功能,还可能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科学防控肥胖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国家疾控局组织制作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系列科普内容——不做“小胖墩”系列。

图片
图片

“心情不好,喝杯奶茶”“压力好大,不想出门”“学习好累,熬个夜补偿一下”……哎,怎么一不小心,就长胖了?


这是因为,压力过大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产生一系列代谢问题,从而导致肥胖。同时,压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可能导致暴饮暴食、嗜甜等“情绪性进食”行为,使身体摄入过多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间接引发肥胖。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自我价值形成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更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如果不能做好健康管理,就很可能会变成“小胖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不把食物当“奖励”,减少进食与情绪的关联。避免“情绪性进食,不依赖食物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进食不宜过快,宜细嚼慢咽,专注食物本身带来的感受,提升满足感。

2

学会应对压力

客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告诉自己 “我能行”。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掌握科学的放松技巧,可以通过运动、晒太阳、听音乐、冥想等方法疏解负面情绪,平时注意充足睡眠,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减少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图片

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在遇到情绪问题或出现心慌、疼痛等躯体症状时,可以积极向同伴、父母、老师以及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父母和老师应及时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如发现孩子出现自我伤害等情况,应当及时求助专业人士。



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