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袁红阳 “从申请到放款居然只用了3天的时间,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近日,安陆涢通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收到“政采贷”贷款后,企业负责人罗光涛兴奋地说道。
“政采贷”全称为政府采购线上合同信用融资,是指金融机构依据中小微企业提交的采购中标(成交)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为申请人提供无财产抵押的融资服务。截至9月下旬,全市累计办理“政采贷”21笔,贷款金额13860.53万元,已突破1亿元大关。
建立一套机制,融资服务全面提质
建立融资监督评价机制。定期汇总、分析、通报金融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将完成情况纳入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建立融资政策激励机制。包含金融机构应以政府采购合同为限额实行应贷尽贷、实施比同类同期企业流动资金更优惠的利率、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放款等惠企便企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将金融机构成功发放贷款纳入财政补贴,由财政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线上“政采贷”金额的2‰给予奖补,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建立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供应商托管在贷款金融机构的银行账户不得随意变更,严格锁定应收贷款账户,利用信息化技术保障贷款安全回收,防范融资风险。依托高效合理的机制,以及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资金保证,实现银行放心贷,企业不等“贷”。
搭建一处平台,融资沟通全面提效
搭建安陆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采贷”综合平台,实现全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全面线上办理,通过“政采贷”平台无缝对接中证系统,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前,包括安陆农商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已开通合同融资系统,积极试行“政采贷”业务,通过建立“政采贷”联系群,及时发布工作进度、积极答疑解惑,主动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借助“政采贷”综合平台,实现与中证系统及商业银行三方互联互通,完成线上融资信息的自动互传互转,打造起“政、银、企”常态化合作模式。
畅通一条渠道,融资宣传全面提速
畅通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对接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安陆市财政局及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采贷)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政采贷”业务宣传手册》4000余份,在银行办事大厅放置宣传页,依托安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科经局、大数据局等预算单位以及代理机构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荆楚网、安陆网、湖北政府采购网等线上平台同步推广,将政采贷政策写入招标(采购)公告文件中,让更多的企业会用、能用、想用。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宣传,着力推进将政府采购合同转化为信用工具、将信用工具转化为企业纾困资金。
下一步,安陆市财政局将借助融资平台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争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更优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