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成如何?遥感卫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1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秋日正浓,秋收的场景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开。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思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记录下这个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

 

  从太空俯瞰,进入收获季节的北大仓郁郁葱葱。双节前后,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尖山农场、鹤山农场,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收获的画卷徐徐展开。

2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精准识别农田中的种植作物,尖山农场及周边区域的土地上,玉米、大豆相间种植。卫星遥感还可以通过红外光、近红外光观测植物叶绿素水平的变化。地面植被生长越好,反映在数据制图中则绿色更深更浓。

  根据2020年6月与8月的卫星遥感监测,尖山农场作物长势指数逐月增高,绿色逐渐加深。

3▲上图为黑龙江省尖山农场作物分布图;下图为6月与8月作物长势监测图。

  受此前台风天气影响,不少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但是通过多种技术改装,倒伏的玉米也正在抢收之中。据统计,2020年,整个北大荒集团种植4330万亩粮食作物,将努力保障总产407亿斤以上。

45_副本
▲尖山农场秋粮抢秋收。

 

黑龙江省五常市

 

  “稻花香里说丰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水稻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稻米。

  在卫星遥感监测下,五常水稻的种植分布及长势情况一目了然。大片绿色表明,这里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6

▲上图为五常市红旗满族乡五常水稻分布;下图为6月与8月作物长势监测图。

 

河南省商水县

 

  平畴沃野丰收景,中原粮仓不虚传。在河南省商水县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排灌设施完备,在卫星影像上清晰可见。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在这里,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打开田间喷灌系统自动浇水,哪里旱了点哪里。

7

▲河南商水县张庄乡5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园区。

 

山东省夏津县

 

  齐鲁大地上,一派丰收场景。山东德州市夏津县田庄乡喜迎丰收,域内作物长势良好。

8-1

8-2

▲德州市夏津田庄乡作物7、8月长势监测对比图。从图中可见,作物长势逐月茂盛。

  位于田庄乡的滕庄社区过去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由于传统农业价格低,很难有大发展。由于夏津黄河故道的沙土土质有利于花生的种植,去年试种成功后,今年800亩高油脂花生喜获丰收。

9_副本

▲山东德州市夏津田庄乡滕庄社区种植的800亩花生喜获丰收。来源:齐鲁网

 

湖北省云梦县

 

  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防控举措得到良好成效。

  从8月15日卫星遥感数据中可以看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倒店乡中稻生长态势良好。

10

  9月初,中稻进入收割季节,滚子河畔金色稻田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倒店乡十月有机农场基地的联合收割机来回忙碌收割中稻,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11

12

▲图为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倒店乡农民在晾晒稻谷。新华网发 陈志勇摄

 

湖南省衡东县

 

  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湖南所属的华中稻作区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今年以来,湖南省遭遇24轮强降雨,粮食生产受到威胁。然而洪水冲不垮鱼米乡,人们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晒,田野稻浪翻金、机声隆隆。今年湖南省实际完成早稻总产量718.7万吨,同比增加57.3万吨,晚稻也迎来丰收。

13-1

13-2

14

▲上两图为衡东县杨林镇的水稻长势卫星遥感对比图;下图为9月10日,收割机在衡东县杨林镇的稻田里收割稻谷(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业灾害和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在作物识别、面积估算、长势监测、旱情监测、灾害评估和作物产量测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分析,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跃然而出。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联合出品

策划:刘娟
监制:李晓云
作者:郭建伟 祁丽君
制图:祁丽君
设计:李权
卫星技术:吕童
编辑:舒克凡
校对:孙惠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大地量子
卫星数据来源:Sentinel-2
技术统筹:邢爱婷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曾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