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兴建千塘百坝,造福安应人民​》

  开栏语

图片

安陆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激情燃烧,发动群众扬起革命旗帜,不畏艰难险阻开辟革命根据地,为建立红色政权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谱写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诗篇。如今,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为重温那段红色岁月,安陆市融媒体中心和安陆市史志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一批《微党课》,讲述发生在安陆这块热土上的红色故事,以激励大家以史为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取智慧启迪,赓续红色血脉,争当时代传人,为安陆加快建设“两地一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今天推出的《微党课》是安陆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史股股长胡鸿巍讲述兴建千塘百坝,造福安应人民

点击观看视频


兴建千塘百坝,造福安应人民


1941年6月至8月间,正值农作物大量需水的时节,安北一带连续83天没有下雨,农作物绝收,农民四处逃荒。时任安北工委书记的汪立波带领大家,一面坚持对敌斗争,一面兴修水利。


在那艰难的环境下兴修水利,采取“地主出米,农民出力,以工代赈”的办法。这样既兴修了水利,又帮农民渡过荒年。自开工以来,安北党政军干部经常到工地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修建李家咀水坝时,日军来“扫荡”,县大队警卫连长冯德峰在掩护群众转移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2年,安应县委、县政府成立。汪立波任县委副书记、军事指挥长、兼任水利建设指挥长。安应县在前期水利建设基础上制定了兴建千塘百坝的计划,经鄂豫边区批准后实施。当年秋末,挖塘筑坝运动在全县各处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全县大小工程有300多处同时开工。缺少工具器材,汪指挥长安排县大队破袭平汉铁路,日方修复铁路时抢来工具器材。李先念司令员在万忙中抽时间来工地视察、作现场指导并参加劳动。由他提议、经边区党委讨论决定,从边区建设银行拨出300万元,作为安应地区兴修水利的经费。经两个冬春的建设,至1943年4月,千塘百坝正式完工,共计建河坝106座,挖塘1063口,大大增强了安应地区的抗旱能力。延安中央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进行了报道。


安应县在敌后抗战的艰险环境下建成千塘百坝,造福人民、泽被后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1988年,李先念主席重返赵家棚视察时,询问千塘百坝工程是否仍在发挥作用,继续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来源:安陆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曾晗

审核:吴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