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齐鸣,尽显楚风汉韵 汉剧飞歌,唱出盛世花开

编钟与鼓吹乐合奏《钟鸣九天》是专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仪式而作 长江日报记者邱焰 摄

27日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上的木偶表演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27日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上的汉剧表演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钟鼓齐鸣,从远古传来荆楚的乐声;水袖飘飘,舞出楚地的浪漫和礼仪;汉剧飞歌,凝结着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街市灯火,那是吉庆街上武汉人的烟火人生。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中,千百年楚风汉韵在舞台上流转。正如闭幕式总导演杨笑阳所说:“开幕式讲述中国文明及文化的故事,闭幕式则讲述荆楚文化,最大亮点就是用武汉固有的荆楚风格的文化特点、艺术特色和专业团体构成闭幕式的主体。”

《钟鸣九天》尽显荆楚风韵 编钟奏响熟悉的《茉莉花》

笙管高奏,宾礼颂乐应钟鸣。金鼓宣阗,铠甲铁骑撼九天。

编钟与鼓吹乐合奏《钟鸣九天》,以一曲古琴开场。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人丁承运之女丁霓裳轻抚琴弦,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咣、咣、咣……”,两名男演奏员以半跪的姿势敲响编钟,用隆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乐礼仪,向全世界远道而来的军运会客人表示欢迎之情。

9在古代是吉数,编钟敲响9下,鼓声一点点跟进。在编钟与鼓乐的配合下,号筒齐齐吹响,弦乐声声,一曲熟悉的《苿莉花》和《东方红》接连奏响。随着音乐的节奏,头戴凤冠的百余位引导员身穿编钟裙、举着各国名牌入场,她们的裙摆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如梦如幻。一曲作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教授谭军介绍, 他和梦雪创作的编钟与鼓吹乐合奏《钟鸣九天》,是专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仪式而作。

编钟与鼓吹乐《钟鸣九天》以“世界大同”“中国风范”“荆楚元素”“武汉特色”为创编与演奏基准,选用了具有华夏礼乐特征,同时具有军人气质的建鼓、虎座鸟架鼓、大战鼓、战鼓,以及笙、管、箎、箫、号筒等20多种中国古乐器。近百人的中国吹打乐团奏出华夏正音,礼仪天下,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向往美好与和平的真诚意愿。

此曲以钟鼓与吹管之乐为表现手段,将色彩浓郁的江南“茉莉花”与荆楚“八音”有机结合,力求表现出泱泱华夏“励精图治挺脊梁,奋发图强傲穹苍,流水高山知音觅,世界大同创辉煌”的壮丽景象。

谭军介绍,编钟是中国古老的乐器,距今已有2400至3000年的历史。武汉音乐学院共有4套仿制大型编钟,此次根据场地选择了这套40件仿制编钟在体育馆内进行演奏。这套编钟音色浑厚,造型端庄,凸显了中国编钟礼器之功能。

此次参与演奏《钟鸣九天》的乐手,都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

杖头木偶1.2米水袖翻飞 这就是李白诗中的“楚舞醉碧云”

千年之前,李白在诗中写道:“楚舞醉碧云, 吴歌断清猿。”军运会闭幕式上,演员操纵着身着红裙的武汉杖头木偶,舞动长达1.2米的水袖,演绎出楚舞“长袖、细腰”的柔和之美,并在编钟的伴奏中舞出中国《千年礼颂》的庄重之美。

《千年礼颂》取材于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剧中心大型原创剧目《少年孔丘》中一刚一柔的两段舞蹈,在长江大学百余位演员的环绕中,《蒹葭》部分中24位身着红色罗裙的舞女翩翩起舞,如梦似幻;《祭祀》部分中清脆明亮、悠扬动人的编钟声和着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鼓声,令人肃然起敬。

都说楚人好浪漫,在乐舞中尤为明显。自春秋时期起,“长袖、细腰、服饰华艳”的楚舞就以飘逸柔美而独树一帜。在《千年礼颂》中尽显楚舞的这些特色,24位演员以木杖操纵木偶,却能舞动1.2米的水袖,柔美仿如蝴蝶翩飞。

武汉人艺木偶剧中心主任庄源说道:“武汉杖头木偶源于荆楚民间傀儡戏,历史可以追溯到16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如今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长袖舞’则是武汉杖头木偶首创,至今传承已有四代。”日常中,演员们可以操纵木偶舞动七八米长的水袖,但军运会闭幕式的演出中,因为24位演员同时操偶表演,人数之多历来鲜见,水袖长度也调整为1.2米,但并不妨碍呈现水袖舞的柔美浪漫。

手持翎子,红裙舞女们摇身一变,又演绎出楚国在迎接重要贵宾时的礼仪舞蹈。庄源透露,希望透过这部分表演,表达“着汉服,行汉礼,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

向世界展示汉剧之美《盛世花开》展示十大行当

一阵热闹的锣鼓喧天之中,威风凛凛的靠旗、刁子旗依次上场,清灵婉转的水袖抖、翻、甩、抛,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不一般的魅力。

在军运会闭幕式的舞台上,武汉汉剧院的6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盛世花开》,向全球观众完整呈现出汉剧十大行当的戏曲表演,向世界传播汉剧。

“中国汉剧,博大精深,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一末带十杂,行当齐整,唱念做打翻,文武全能;吹拉弹拨奏,如花似锦,手眼身法步,功高艺精。历经四百年,名家辈出,演剧八百出,流派纷呈……”四位领唱的汉剧演员王荔、熊国强、范琼、郭洪春一开口亮相,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400年的汉剧在军运会的闭幕式舞台上,焕发了别样的青春。武汉汉剧院院长黄朗介绍,汉剧是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5年,武汉汉剧院创作了《盛世牡丹·中国汉剧》,在舞台上以文武兼备的形式,展示汉剧的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和十杂。汉剧《盛世花开》就由该原创节目改编而来,将汉剧唱腔、音乐曲牌以汉歌的形式融合在一起,让观众能够接受和了解中国汉剧。

近7分钟的《盛世花开》,有的服饰道具重达十几斤,在排练时,演员们也是穿着衣服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对于举着刁子旗的演员跑“圆场”,也是很大的考验。以前演员们在剧场舞台上跑“圆场”,只需要一分钟就能跑完,而现在在体育馆内跑“圆场”,7分钟的表演就有近6分钟不停地在台上奔跑,还要变换阵型,这对演员们的体力是个极大的挑战。每次排练下来,跑“圆场”的演员浑身都要湿透。

作为汉剧“陈派”第五代传人,王荔凤冠霞帔的扮相甚为惊艳。王荔说,能够在军运会闭幕式上演出,汉剧人都觉得蛮高兴,“作为武汉的本土代表性文化艺术,汉剧通过军运会展示给全世界,这是我们武汉人的骄傲。”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万旭明 黄丽娟

(责任编辑:蒋鹏飞)

(作者:万旭明 黄丽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