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探索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 “生态沟渠”拦截氮磷污染

郁郁葱葱的沉水植物繁密而挺拔,护坡上的石头缝里钻出一棵棵小草,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这是8月10日记者在安陆市烟店镇董桥村看到的景象,生态沟渠已成为安陆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新手段。

烟店镇董桥村生态沟渠建设前后对比▲

长久以来,农民种田习惯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田排出的水体中氮、磷等含量超标,农业废水直排江河,影响长江流域生态。根据省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战役指挥部的部署,安陆市在粮食主产区试点农田生态沟渠工程,从源头控制、过程拦截和末端治理等层面,探索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

农田生态沟渠是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一项全新技术,原理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作用,截留泥沙,吸附土壤,降低水中氮、磷含量,削减施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负荷。


安陆市农业局环保站站长郭栋林介绍,传统的农田排水沟渠大多是“三面光”(两侧和底部)的水泥沟,水草和水生物无法生长。“生态沟渠如同一道生态屏障,既具有生态效益,又能进行农田排灌。”

记者看到,稻田边挖出一米左右的U形灌溉水渠,坡上种草,岸上种柳,沟内种茭白、菖蒲等水生作物。据了解,目前安陆市已建设农田生态沟渠21932米,辐射面积1.6万亩,涉及3个乡镇5个村。上月,安陆市农业局邀请了中科院专家团队到示范区,对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进行实地踏勘,经过数据分析,生态沟渠建设使示范区域内农田氮磷外排减少50%以上。


稻蛙共养▲

董桥村四组村民刘自柏是生态沟渠的受益者。村里的排水沟渠从他家门口穿行而过,项目建设之前,沟里全是淤泥和杂物,臭气熏天,更严重的是,由于堵塞,上游的水流不下来,下游农田无水灌溉。见到记者采访,刘自柏热情地领着我们参观新沟渠,“你们看,生态好了,鱼虾田螺也有了。”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安陆市在建设生态沟渠的基础上,还配套建设生态塘、生态湿地、生态廊道等项目,构筑起一张农田绿色生态水网,让农业污水无处遁形。

(作者:胡琼瑶 樊丹 郭栋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