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编纂情——记《安陆府城志》编纂者胡日新同志

本网讯  通讯员万传武 胡丽  近日,在安陆市志编纂工作会议上,府城街道办事处作为先进单位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负责编纂工作的胡日新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每天,在府城街道办事处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可以经常看见一个笔耕不辍的身影,单位同事已习惯经过这个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轻手轻脚,而且会不自主地看一眼一直在查阅资料和埋头书写的同事。街坊邻居也熟悉了这位走遍大街小巷,面色和蔼,喜欢和人拉家常谈故事的他,一位已经退休的教师,这位让人们尊重的老同志叫胡日新,是1948年出生于湖北恩施,1954年随父母工作调动到安陆定居,2015年12月主要负责《安陆府城志》的编纂工作,现在一干快3个年头。

莫道桑榆已是晚   为霞尚满一片天

地方志书的编纂不同于一般的写作,主编需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吃苦,耐得住寂寞,需要有“宁坐几年冷板凳,文稿不留半句空”的韧劲。因修志工作经常要外出采访、核查档案、拍摄照片、收集素材,对于进入古稀的胡老师来讲,工作强度还是有点大的。可自开始编纂工作以来,他坚持每天早上6点多钟迎着朝霞出家门,下午6点多钟沐着晚霞进家门。夏日炎炎的中午,他多数时间在外采访,冬天寒风刺骨的凌晨,他脚踏自行车赶往办公室。家人们也很支持他的工作,有一次孙子心肌炎住院需要人照顾,儿子媳妇宁愿请假扣工资也不耽误他的工作时间。胡老师经常要到市方志办、政协文史委,市档案局查阅资料,时间久了,市档案局领导待他如家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方志办主任和他成了忘年交。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编志工作不能掺半点虚假,必须精准到位。1949年解放时,安陆城古老的街道合并成13条,这13条街道名称沿用的时间很短,其中有一条“共和街”,到底在哪儿无法定位。《安陆县志》和历史档案中有这条街道的名称但无位置,更别说提及共和街的演变。胡老师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采访了几十个耋老,结果出现了四五种说法。有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先将没有争议的12条街道范围定准,安陆城剩下的范围就应该是共和街了。他马上找来了一张县城的老地图,采用排除法,大致划出共和街的范围,再在这个范围中走访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找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早已逝世的岳母曾经是共和街的居民委员。通过老人的记忆,胡老师核准了共和街的位置,由此也摸清了共和街的前世今生,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排查,最后写入府城志的却只有100来字。胡老师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地工作态度是有目共睹的。

“踏遍青山人未老”,他的足迹走遍了大街小巷,“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尘封的记忆被他拂去了历史的尘埃。

如今,《安陆府城志》已近完稿,胡老师还在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校对和编审工作。“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他的座右铭,胡日新发挥着余热,用另一种方式传承优秀文化和继续着教育事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